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不要误会。
在这里,「商业片之王」不是指商业电影数量,也不是单指电影票房。
而是指票房与口碑齐飞,演技表现也超卓的情况。
且仅针对商业类型电影。
与文艺无关。
基于这样的标准,双周成李必然入列。
一位动作宗师、一位功夫皇帝、一位气场大佬,以及一位喜剧巨匠。
香港电影最辉煌的年代里,三种最具统治力的商业类型影片,即由他们四人撑起。
而当声望抵达巅峰,其中三人不约而同转向了好莱坞。
留周星驰一人独撑大局。
回看一下1990年~1999年,十年票房数据。
周星驰如「超级龙卷风」一般崛起,年冠四连霸兼四破票房纪录,24次票房前十。
成龙自1990年连输五年,于1995年凭《红番区》反败为胜,连续三年夺得年冠并两破纪录,1998年的《我是谁》输给了《风云之雄霸天下》,但同年度的《尖峰时刻》北美票房达1亿4千万美元,将他推上了好莱坞一线动作巨星的位置。
周润发相形之下略显黯淡,他于1994年以《赌神2》夺得年冠并打破此前周星驰创下的票房纪录,1995年拍摄《和平饭店》之后远赴好莱坞。
李连杰再次之,1991年正式在港发展,这十年间在双周一成的弹压下未能夺得年冠,所以单谈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坛,他要显得略略逊色。
四人之外,能上榜的大致也就张国荣、刘德华、郭富城、梁朝伟、郑伊健等寥寥数人。
进入两千年代过后,张国荣于2003年突然陨落。
郑伊健则快速滑向低谷。
郭富城在短暂迷茫之后凭借演技能力的突飞猛进渐渐崛起。
梁朝伟和刘德华迅速填补了成周李三人出走之后的空缺,隐有巨星之相。
若以好莱坞而论,成李颇为旗鼓相当,周润发则日渐黯淡。
但待得他们回归华语影坛,依旧巅峰,李连杰声望还较当日有大幅攀升。
时日再远。
双周成李渐隐渐退。
及至郭富城、刘德华及梁朝伟挑起港影大旗。
很多人或会提出疑问。
譬如大器晚成的动作巨星甄子丹,「电影大亨」古天乐,曾经的「文古武甄」,也当是港影门面人物,为何不该列入?
就动作功夫类型而论,甄子丹虽然凭《叶问》系列夺过两次年冠,但其演技表现和票房统治力较成李二人实在差池太远,古天乐的电影品质只在中下,况且手里连一番年冠都没有,不论是谈数据、还是谈质量或演技,都并无底气与郭刘梁三人竞争。
所以这或是一场七人之争。
而从上面所列数据看得出来。
如果单谈香港区域的票房统治力,双周一成是迄今为止的天花板。
他们统治了八十年代后段以及整个九十年代。
从演技而论,成龙在警察系列故事中如鱼得水,1992、1993年连庄金马影帝;周星驰在喜剧类型中无人可以挑战,自编自导自演夺得金像影帝;而周润发凭《英雄本色》就可以称一声「警匪之王」,他也是金像奖上唯一的连庄影帝。
但与之同时,成龙、周星驰也都被自己的影片类型所限,无法拓宽戏路,当他们在各自领域抵达顶峰,就前去无路。
譬如成龙, 从《大兵小将》开始逐渐变化,后来的《天将雄狮》、《十二生肖》及《功夫瑜伽》等影片故事已不再如昔年作品那样流畅,再到《神探蒲松龄》的不忍直视。
周星驰的尝试从《长江七号》开始,他试图扔掉表演中根深蒂固的喜剧惯性,但求而不得,其后果断退出表演阵营,专心去做导演,但在他的喜剧帝国内,没人能够替代他的表演,所以我们眼见着后期的影片质量,一部不如一部。
而李连杰自2007年的《投名状》之后,影片质量亦严重下滑,甚至接拍了《封神传奇》这样莫名的电影,这样的趋势其实和成周一个道理,因类型片而巅峰,亦终因类型片画地为牢。
鉴于此,「四巨头」只余周润发加入战团。
若论咖位。
周润发一骑绝尘。
在2003年拍摄《防弹武僧》之后返回华语影坛,除了《让子弹飞》、《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寒战Ⅱ》以及《无双》四部影片之外,就没人能和他双主而论。而《让》是姜文导演作品,《西》是甄子丹饰演孙悟空的玄幻动作电影,《寒》属于友情出演,真正的双主唯《无双》一部。
而如果论及郭富城、梁朝伟及刘德华咖位,其实颇有些为难。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zonghexinwen/2021/0716/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