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忠于大银幕的专业影评人,我一向不愿意错过在院线放映的每一部电影,哪怕是烂片。
近十年来唯一的例外大概是《小时代》——没错,哪怕是《爵迹》和《阿修罗》我也抱着观察中国电影CG工业水平的目的去看了。
基本上,如果不抱着“看一部好片”的心态进行观影,总还会在烂片里找到个别可看之处,丰富一下我的观影历程。
然而最近有一部电影,我怎么也不太想去看。当然,拖了快半个月,我还是赶在下映前去观看了一遍。
然而,哪怕我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心理准备”,我仍然在这部电影的观影过程中产生了深深的失望与悲愤——原因在情理之中,程度在意料之外。
这部我绝不推荐大家走进电影院的作品就是——《名侦探柯南》系列的新剧场版,《绯色的子弹》。
一般情况下,我们讨论一部影片的角度,粗略划分,无非“台前”、“幕后”两个方向。“台前”,是影片直接呈现给观众的观感,比如它的故事走向、叙事水准、艺术表达、思想内核等等,一般由影片卡司与几个核心主创决定;而“幕后”,则是观众们往往看不到的部分,譬如影片的宣发、运营、工艺、项目管理、技术力、业界影响等等,一般由影片的staff决定。
从专业、中立、客观、诚恳的角度来讲,《绯色的子弹》绝不是一无是处的影片。
但是它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具有极为割裂的表现,以至于我们无法再以旧的范式来讨论它。
客气一点说,这是一部“优点与缺点都极其明显”的影片。
(大量的三星,并不意味着大家觉得这是一部平庸之作;认真看评价内容就知道,大家是在1星和5星里取了个平均值)
若说“台前”,影片运用了大量高难度、高成本的高速2D运动镜头,场景调度紧凑又华丽;声优阵容也是尽可能贴合原作主线;整部影片的节奏跌宕起伏,能激发观众荷尔蒙与肾上腺素,但又不失叙事逻辑的清晰;更是把3D渲染2D画面的技术和谐又不突兀的引入到了画面中。
若说“幕后”,影片的Staff即便不是业界有头有脸的“大佬”,少说也是渐露锋芒的新星或老成持重的资深从业者;宣发不算高调,但也充分照顾到了粉丝的感情....
似乎一切都很美好。
果然是这样吗?
完全不是。
有没有注意到,我刚才对某些方面只字不提?
或者换一个问法:
“当我们讨论《名侦探柯南》,我们在讨论什么?”
(有声音有画面了吗?)
我刚才连一颗字都不想浪费的部分,就是本片的剧情——而剧情,正是一部影片的核心。
或者用大白话说:
“你得先是一部电影,然后才是柯南电影啊!”
而本片给我的感受是:
“我来,我摊上事儿了,我破案。”
大家常开玩笑说,“谁要是欺负我,我就给谁剧透柯南!”
而我只能苦笑:“那完蛋了,你们可以随便欺负我,因为我没法儿剧透一个没有剧情的玩意儿。”
当然,就算再糟糕的影片,仍然会有人喜欢,并从中获得乐趣 (就像我特别爱看《勺子》和《逐梦演艺圈》) 。
所以对《绯红的子弹》的批判,到此为止。
我想我们应当聊一聊真正要命的东西:JUMP模式。
(找一找,有几个熟面孔?)
当我们在“二次元”语境中提到“JUMP”,不用怀疑,它八成指的是日本元老级、传说级漫画刊物《周刊少年JUMP》。
一定程度上,《周刊少年JUMP》,和它的母公司“集英社”,就是“一个公司、两块招牌”的关系。
如果还是没有想起来,只需要结合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每年的纪念海报,一看便知:《龙珠》《JOJO的奇妙冒险》《游戏王》《圣斗士》《幽游白书》《灌篮高手》《樱桃小丸子》《航海王》《火影忍者》《死神》《银魂》....
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是那些年承包了我们童年的存在。
但这,不重要。
至少不那么重要。
好,现在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的问题:
“当我们讨论《名侦探柯南》,我们在讨论什么?”
“当我们讨论《龙珠》《JOJO的奇妙冒险》《游戏王》《圣斗士》《幽游白书》《灌篮高手》《樱桃小丸子》《航海王》《火影忍者》《死神》《银魂》....我们又在讨论什么?”
我们在讨论的是,柯南与黑衣组织斗智斗勇,孙悟空在天下第一武道会勇往直前,西撒向JoJo献出最后的波纹,天马流星拳带着小宇宙证明圣斗士的意志....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zonghexinwen/2021/0511/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