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火星探测的新阶段。10月29日,由广州市科技局、广东科学中心、羊城晚报社主办的第77期珠江科学大讲堂邀请到了国际宇航联卫星商业应用专委会亚太办主任、航天科普专家、研究员朱林崎老师讲述火星探测的故事。本次活动在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天河东校区室内体育馆举办,现场近200名师生参与。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名字来自屈原的《天问》,这个命名体现了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执著。把探测目的地定为火星,是因为地球与火星两者其实很相像,科学家提出了火星地球化的想法,想让火星的环境不断地改善,让它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朱林崎介绍,去火星的难度很大,每26个月才有一次出发机会。哪怕“天问一号”成功发射,也并不意味着探索成功,而只能说是初战告捷。回顾人类火星探测历史,到目前为止,全球火星探测任务已经持续了60年,有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总共44次火星探测行动,但是只有22次成功或者接近成功,20次火星着陆任务,也只有8次成功。
今天,“天问一号”再启火星之路,是“中国梦”的延伸。“天问一号”可以实现环绕飞行、着陆和火星表面巡视的三种功能,如果成功抵达火星,将成为人类历史以来第一部可以实现三种功能的探测器。
活动现场
嘉宾演讲
现场互动
【来源:本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zonghexinwen/2020/1106/826.html
上一篇:《平行迷途》和《幸福里的故事》好看吗讲述了
下一篇:4年37倍大牛股又要写新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