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忘掉瑞幸吧,中国的咖啡市场有新的故事可以讲

来源:商业故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编辑导读:随着大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咖啡的消费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从最初的速溶咖啡到星巴克,再到瑞幸的异军突起,中国咖啡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中。瑞幸咖啡的造假事件,对于

编辑导读:随着大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咖啡的消费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从最初的速溶咖啡到星巴克,再到瑞幸的异军突起,中国咖啡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中。瑞幸咖啡的造假事件,对于今后咖啡行业来说,意味着又是一次重整。本文作者对当前的咖啡市场展开了分析探究,并对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与大家分享。

中国互联网咖啡的故事似乎已经讲完。

瑞幸财务造假的事故一出,媒体、消费者,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这件丑闻上。瑞幸业务和产品本身却逐渐被遗忘在讨论的范畴之外。但这个大跟头好像提醒了瑞幸,原来的模式不行,还得回到本分的生意上。

实际上,瑞幸的门店多数在正常营业,也在推出新品,照样有人买单。这说明什么?——如今在中国,便宜的咖啡依然有不少人买,咖啡的生意依然行得通。但瑞幸的问题是,即便还有人买单,它的招牌、在资本和消费者层面的信任已经完全倒下了。

当疯狂开店、疯狂补贴的时代过去,中国咖啡需要更性感的故事。

01 放弃开店,去往线上

新的咖啡品牌最先要做的就是抛弃大规模开店的重门店模式,这也是瑞幸交给大家的第一课。咖啡行业的人都知道,咖啡店本就是一个投入大、回本周期长的行业,若没有现金流的支撑,则很快会面临淘汰。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天猫咖啡发布《2020线上咖啡市场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咖啡消费开始突破线下门店,向线上迁徙,借助电商更无缝地浸透大众的日常。

△图片来自CBNData报告

新咖啡品牌开始用线上渠道代替门店,用外包装设计吸引人的眼球代替传统门店咖啡味觉的冲击。多种多样的咖啡登上虚拟货架,无法再用香味俘获人们的芳心,咖啡品牌们也开始在颜值上下功夫,力图通过新式包装吸睛。

证明咖啡爱好者线上消费力最好的例子是三顿半。生产精品速溶咖啡的三顿半从电商起家,新品经常预售时候就被一抢而光。再比如,宣布归来的连咖啡,早期连咖啡也是做咖啡外卖起家,经过开店关店之后的经验,归来之后,将重点精力放在了线上。

连咖啡宣布,除了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消费者还能在天猫找到它。“变聪明”的连咖啡很清楚,线下开店的模式太过损耗。如果线下的市场必须抓住,那就换一种方式。代替自己开店,他们跟便利店、加油站合作,跟中石化独家推出“加油站咖啡”。

新品牌喜欢线上,不单单因为他们需要拥抱消费互联网线上化的大潮,更因为线上是增加消费者便利性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全新的运营思路。这些新品牌懂得如何省去开店和门店运营的成本,把更多精力放在开拓渠道、新技术、新产品上。

02 中国人需要一杯什么样的咖啡?

过去几年咖啡市场正在悄然发生一些变化,随着轻餐咖啡、快餐咖啡店的兴起,中国人咖啡的消费场景正在由精致化开始向便利性与大众性。便利店、写字楼、外卖,方便成了咖啡消费的重要因素。

买咖啡的人,消费习惯也在改变,已经从最初始以速溶咖啡为代表的“新鲜消费“到以星巴克代表的“身份消费”,走向大众习以为常的“习惯消费”。

我们在讨论中国的咖啡市场是否有潜力的时候,其实不需要讨论它的文化根底、去对标欧美市场算一个数字出来。在中国,也许不是人人都爱喝,但咖啡一定是有巨大市场的,这一点,看看星巴克的门店就知道了。

但在这个阶段,喝咖啡的中国人,需要的是更便利、价格更低、更好喝的咖啡。

真正适合中国人的咖啡应该是三者兼顾的,不像星巴克一样贵,不像瑞幸一样难喝,不像Costa一样不方便。这也是胶囊咖啡、挂耳咖啡等便携咖啡在线上消费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的原因。

线上、便利、即时冲泡,这都不是新咖啡品牌最大的优势。新品牌如三顿半、连咖啡,他们的优势在于会利用新技术不断开发、创造更受欢迎的品类。

比如被连咖啡、三顿半一起盯上的“摇摇瓶”。几十秒摇一摇,就可以随时随地享用一杯味道不输星巴克的咖啡。这个被“凭空”创造出来的品类,一经上线,就被抢购一空。

△被连咖啡和三顿半一同看中的“摇摇瓶”,上为三顿半,下为连咖啡

除了方便、快捷的特点。连咖啡的摇摇瓶在功能性上更适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功能性上兼容了咖啡的唤醒功能和饱腹功能,通过调整配方,增加膳食纤维,卡路里降低约60%,高卡变低卡。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zonghexinwen/2020/1024/789.html

上一篇:三七互娱4天暴跌15%背后,“买量滚服”的故事结
下一篇:“广东漂泊了十年”,唱着广东爱情故事,他如

商业故事投稿 | 商业故事编辑部| 商业故事版面费 | 商业故事论文发表 | 商业故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商业故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