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相信,总局居然让《夺冠》这部电影过审了;但还是庆幸,终究没让它冠名作“中国女排”。
情绪很复杂。
年头盼到年中,《夺冠》是我最期待的电影。首映场,坐在影院,我和其他影迷一样,时而欢笑、时而噙泪;说实话,这片子的叙事结构和节奏、拍摄与剪辑的技巧、演员的表演等方面,都可圈可点,如果不是讲女排精神,我能给它7.5分。但是散场时,我冷静了下来,确定1分都不能给。
因为它肤浅,甚至有害。
从《双城故事》、《甜蜜蜜》到《投名状》、《亲爱的》,陈可辛已无需再证明,他是一名多么优秀的电影艺术家。
买票,看完,你会发现《夺冠》是个好故事,有出色的导演和演员,最终成品也给影迷们带来了感动!
但我还是1分都不给《夺冠》。
再瑰丽,它也只是恶之花。
一、我们从表现上的肤浅说起,由表及里。
有一定文艺作品鉴赏能力的朋友,以及一些心思细腻的朋友,可以尝试回味电影《夺冠》的各个场景。抛除那些逗笑、催泪桥段,大家不难发现,该电影其实是有明显不足的。
挑重点:
①巩俐塑造的郎平指导,非常空洞。
并非说巩俐演得不好,我是在说,陈可辛给她的这个角色,很空洞。或许陈可辛想表现出一个颇有狠劲、雷厉风行的郎平,但虚有其表。
人物的行为都应该有深层次的动机。电影里郎平在球员时期于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大家可以理解为年轻人的要强以及压力、荣誉感的共同作用,但其教练生涯时期的所作所为,就很难找到合理的动机了。对不了解郎平指导生平的普通影迷而言,为什么电影里她选择生活在美国是无法得知甚至可能造成误解的;因为女儿表露的一次不解以及家庭聚会亲友对中国女排的看低,就决心彻底改革中国女排,这个动机是突兀的,根本没有触及使命感;包括陈可辛试图侧面反映在美国的郎平的心境,也只用了一场停车场展示残疾人证明的戏,这真的能深刻触及家国情怀吗?
更让人吃惊的是,在女排改革这一重要篇章中,郎平的形象居然是专断且粗鲁的——无论是对待领导、专家还是自己的队员。如果这就是陈可辛理解的雷厉风行,那只能说,因为他是香港人的缘故,或者他从来没在体制内待过的缘故吧。
表现郎平性格要强、果断的一面,我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他是那个意思,哪怕表现得脱离实际。但是,表现郎平性格创新、与时俱进的一面,不能同样槽点满满啊!
穷苦出身、13岁就进体校的郎平,为何刚进国家队时就眼界颇高,且还能扯些像模像样的英文,如果不是用主角光环解释,那就只能说陈可辛强加给少年郎平一个“眼界”天赋技能吧。重点来了,郎平为什么甫一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就进行了翻天覆地、颇为“浪漫”的自由化改革?根本没交代郎平的经验积累过程,只一句“国际经验”带过;也没交代更具说服力的新旧思维博弈过程,只一个“领导支持”带过。剧情我们都能接受,因为从结果来看就是这样——但拍电影只用拍结果的么?没有过程的困苦,哪来成功的甘甜?
有很多网友说,这部电影应该叫“郎平传”,说实话真改这个名字,评价会更低。你能想象,不交代清楚心路历程、不交代清楚在成功中付出的复杂努力的名人传记吗?即便是限于篇幅,也不该只造一座空中阁楼!
当我们看到改革这一篇章,看到电影里的郎平指导非常浪漫地全盘西化改革,却遭遇成绩止不住地下滑的尴尬局面,接下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郎平带队员回老训练基地了,郎平开始“上强度”地训人了,陈忠和出现了,哇最后居然靠陈忠和的激励队员们才变身“真正的中国女排”……那么问题来了,陈可辛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改革是闹剧,真正有用的还是老领导、老方法?我很难想象,那场戏里,郎平的性格怎么和之前衔接上。
②黄渤塑造的陈忠和指导,就是一个工具人。
就电影《夺冠》所涉及,不谈陈指导真实为人和领导风格,我们不难发现,电影里的陈忠和是个彻彻底底的工具人。他的作用就是给剧中早期的郎平解压、给中期的郎平衬托、给后期的郎平鼓掌。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zonghexinwen/2020/092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