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政府已批复同意撤销虹口区提篮桥街道和调整四川北路街道管辖范围,建立北外滩街道。同时要求,虹口区在建立北外滩街道的同时,要做好新建提篮桥居委会工作,切实保护提篮桥历史文化地名,进一步提升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功能。
今天
东东就带你去了解下
提篮桥的历史和文化
↓↓↓
提篮桥曾因百姓“敬香提篮”而得名
提篮桥
提篮桥的得名,要从今海门路以东、昆明路173号的下海庙说起。这座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几度兴废,1991年修复、开放,成为上海佛教活动主要场所之一。从记载来看,这座庙只是下海浦的一座小水神庙。那时,从现在的东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带全是渔村。渔民出海打鱼,需要祈求神的保佑,便有这座小庙应运而生。
下海庙
嘉庆年间(1796~1820年),庙坍而荒废,成为一无主之庙,于是被尼姑占用,并历年增建。跨下海浦的这座桥也建了起来。民间宗教活动中,礼佛主要是向佛献花、上供品、烧香叩头,还有买小动物放生。所以,一般有庙的地方,就会有香烛店、花鸟市场,会有“香花桥”。而据说,下海庙在下海浦的东面;于是,住在河西的人到位于河东的下海庙敬香,就会提着装有鲜花香烛、供品的竹篮,从桥上走过。于是,这座桥就被叫做了“提篮桥”。
也有人说,老百姓敬香时提的篮子都是比较高档的“提篮”,不会是买小菜的篮子。这种提篮有格子、带盖,柄是方形的。而这座桥的形状,神似提篮的柄,因而得名“提篮桥”。这两种说法都是比较可信的。
上海开埠后,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有英商在附近黄浦江边徐家滩开始营造码头。1848年,提篮桥区域被辟为美租界美侨居留地。19世纪中期,提篮桥附近、虹口老街(今东汉阳路219弄)等已形成集镇。此后,该区域填浜筑路,圈地造房,逐步成为了闹市区。
19世纪50~60年代,在码头修建期间,徐家滩附近渐成道路。百老汇路(今东大名路)、东熙华德路(今东长治路)及与之相交的道路陆续建成。从19世纪中期起,相继改建和修建成外虹桥(今大名路桥)、中虹桥(今长治路桥)、里虹桥(今汉阳路桥)、新虹桥(今余杭路桥)、北新虹桥(今鸭绿江路桥)等一批桥梁。19世纪70年代,沿黄浦江北岸已中外客货码头林立。直至19世纪末,提篮桥地区俨然成了当时上海的交通枢纽之一,它连通了租界繁华区和杨树浦工业区。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末,上海首通有轨电车后,6条线路中就有3条经过这里。
不仅如此,提篮桥地区也成了密集住宅区。19世纪40年代前,今西安路上有草帽弄、高阳路上有朱村等集居点,房屋都是老式平房,后新建居民住房以旧式里弄房屋为主。外资房地产公司也在舟山路一带开发了不少公寓,供外国在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人员居住。至20世纪初,东有恒路(今东余杭路)以南,虹口港以东至华德路(今长阳路)、汇山路(今霍山路)一带已成为居住区。之后,延伸到大连路、周家嘴路,并建起一批新式里弄房屋。华德路上还有一些外侨居住的西式房屋。
交通方便,人口稠密,自然近代工商业也较为发达。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下海浦被填平。此后不久,提篮桥也被拆除。尽管桥没了,但由于这个区域已成为当时城市的一个中心点,提篮桥也由最初的桥名,延伸成了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区片地名”,泛指今大连路以西、公平路以东、唐山路以南至黄浦江的地段。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属侵华日本海军警备地区。舟山路等地是当年上海人接纳“二战”期间犹太人的主要地区,更有“小维也纳”之称。日本投降后,隶上海市十八区。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这里改称“提篮桥区”。1956年,提篮桥区被撤销,并入了虹口区。
提到提篮桥
就不得不提“提篮桥监狱”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zonghexinwen/2020/092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