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高评分App的养成故事

来源:商业故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陈根 各类应用商店的软件评分就成了各个应用的门面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评分低下会影响排名,排名 高低进一步 影响下载量和下载速度,最终影响商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陈根

各类应用商店的软件评分就成了各个应用的门面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评分低下会影响排名,排名高低进一步影响下载量和下载速度,最终影响商业结果

声誉管理公司Apptentive将评分称为“移动app世界的命脉”。其研究表明,从2星跃升至3星能使下载量增长306%,而从3星提升至4星能带来92%的提振。帮助企业优化App Store表现的Gummicube表示,五分之四的用户不信任评分低于4星的app。

从用户角度来看,在随机出现的弹窗下,给一款app打分只需要一秒,或许两秒,因此不少人会不假思索地回应评分的请求。然而,在这些场景背后,却是一整个产业花费无数时间和代码来精心策划一刻

一个5星App的诞生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有两种打分方式可以选择:第一种是应用商店自带的功能,即用户可以直接进入进行软件评分;第二种则是开发软件的评分弹窗,只需在弹窗弹出时回应评分的请求。

事实上,在更早以前,对于应用软件的评分都是通过应用商店来实现的。直到2017年9月,苹果发布了一个看上去无害的更新,其目的正在于提振用户参与度。用户不再需要主动到App Store给app打分——在此机制下,往往只有不满意的用户才会评分

同时,在推出iOS 11时,苹果授予开发者提供“App内弹窗”的能力。这些弹窗通过瞄准更广泛的人群,带来了更高的参与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回应者偏向”,使不满意的人的声音更容易被听到,以此提高评价准确度。

在某种意义上说,此举很成功,因为用户参与度激增。根据Apptentive的数据,每款app平均得到的评分数量从2017年的1.9万次增至2019年的逾10万次。相比之下,同期不提供app内评分功能的谷歌(Google) Play Store中每款app平均得到的评分数量仅从3.3万次增至4.3万次。

当允许开发者自行开发app弹窗时,也让开发者能够利用许多漏洞,例如弹出对象和弹出文案等,诱导消费者给出偏高的评分。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通过聚焦于他们的粉丝避免请求被视为有风险的用户,以此来达成“样本偏差”

从弹窗的设计来看,其一旦弹出,用户将会有三种操作,即选择好评、选择差评以及关闭弹窗。

这时候,开发者往往都默契地对好评、差评设计了不同的操作逻辑:当用户选择好评时,页面将跳转至app商店评分页;当用户选择差评时,页面不跳转而是进入下一个弹窗,即填写意见反馈,并且没有返回的机会。这样的设计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过滤掉一部分差评用户,阻止他们进一步前往应用商店

除了弹窗的设计,评分弹窗的弹出时刻可以说是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为了让更多用户留下好评,开发者会尽量选择在用户情绪的“爽点”弹出。从增长黑客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寻找aha moment的过程,即寻找一个最能让用户感知到该产品核心价值的时刻。

而所用的这些算法都非常神秘,Fakespot的首席执行官沙特?哈利法(Saoud Khalifah)曾表示,它们可以在用户非常欣喜、大脑产生大量多巴胺的时候瞄准用户,通过运用机器学习来决定(什么时候)用户更有可能留下积极评论。

比如,游戏app会在用户刚刚达到一个高分后请求评分;银行app会在发薪日请求评分;运动app则会在用户的球队胜利在望时发出请求。那个看上去随机出现的弹窗,被精心安排在用户最可能给出5星评分时,终于在屏幕上弹出。

另一方面,开发者知道什么时候不该请求评论比如新闻app不会在用户阅读有关死亡和破坏的报道时请求评。这有助于防止负面评分公开化,从而提高整体平均分。这也被称之为潜在价值感测(latent value sensing),即当开发者知道某个用户陷入这款app的一个负面角落时,那就不是请求评分的时机。

此外,弹出对象和弹出文案也是捕捉好评的影响因素之二。一个小体量级产品,通常可以直接对所有用户进行弹出,而一个上百万、千万、亿级的用户体量的产品,则被建议从灰度测试开始做起,甚至配合用户标签从更精细的维度筛选出满足条件的部分用户弹出。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zonghexinwen/2020/0916/628.html

上一篇:在半浦,聆听光阴的故事
下一篇:只为看见风景、故事和美食,盘点此生必去的4

商业故事投稿 | 商业故事编辑部| 商业故事版面费 | 商业故事论文发表 | 商业故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商业故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