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样下去我都要‘烧脑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了。”
诚然,在电影《信条》上映期间,“烧脑”成为了宣传的关键核心。
不少公众号在上映前后,陆续发布了以类似“万字长文解读《信条》”、“看完这篇稿子,你就看懂《信条》了”为标题的文章,近乎把这部作品抬高到了一个“验证智商”的工具。
可是,真的有必要吗?
这个答案似乎从影片的票房来看,已经有所反馈。影片上映9天,票房维持在3亿出头,预计最终票房很难同导演10年前同类型影片《盗梦空间》的4.95亿相抗衡。
《信条》上映9天,票房3.22亿
那么,《信条》的“烧脑”错了吗?
我们简单地搜索了相关的电影资讯,“烧脑”这个词频繁在悬疑电影片的宣传通稿中出现。《唐人街探案》《保持沉默》《记忆大师》《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误杀》等影片,都曾经打出“烧脑”的标签。
比对上述影片的票房成绩,有创造历史,也有表现平平。那么,到底“烧脑”的正确方式该如何打开呢?
1
看电影,还是做考题?
“门槛太高了。”
一位参与了某部悬疑片宣传工作的宣传人员小丫,向我们谈到了她对“烧脑”的理解。
让我们暂且先把目光放在《信条》在中国市场的宣传动作上。
在众多的宣传内容中,“诺兰”和“烧脑”成为了两个重要的关键词。
诚然,手握《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敦刻尔克》等商业大作的诺兰,早已被观众寄予厚望。
我们也发现,在业内人士的首次看片结束后,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发出最多的声音就是:“没看懂”。
这个“没看懂”并不针对电影质量的好坏,而是单纯对于剧情逻辑而言,似乎存在很多疑问。
很快,片方很快做出了一个新的尝试,为这群人开设一个“二刷场”,邀请的媒体和自媒体需要是参与过首轮看片的观众。
于是,在电影上映后,市面上就出现了一系列我们开头提及过的“如何看懂《信条》”的科普文章。
看电影前需要科普?这件事对于不少普通观众而言,似乎正在无形中形成了壁垒。
“对于影迷而言,看电影的科普成为了一种乐趣,以及他们看电影本身的彩蛋。但是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看电影单纯是为了享受电影带来的直观情绪。如今从一开始就告诉了观众,这个电影不好懂,在某种程度上,正在劝退观众。”小丫如是说到。
我们常说,只有电影真正意义做到了下沉,才有可能让票房达到更多的可能。
观察猫眼数据的想看用户画像,《信条》的受众画像明显更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想看用户占比勉强超过40%(上映前期不足30%)。而同期档期中的其他影片,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比例近乎过半。
“三四线城市观众看电影,大多是茶余饭后的休闲,或者是约会时候图一乐。但一部电影直接告诉他们,‘很费脑,你可能会看不懂’,那很有可能会动摇他们的观看欲望。”从事电影发行工作的邓某,针对他的观察提出了看法。
当然,在过去上映的电影《误杀》《看不见的客人》等主打悬疑题材的电影,他们却能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尤其是《误杀》总票房超过13亿,其中复映期间,票房依旧领先其他影片。
那么是《误杀》不“烧脑”吗?
我们发现,在电影上映之后,同样有不少自媒体在口碑引导方面,以“烧脑”为线,梳理了电影本身的逻辑线,同时还解读出了很多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并未发现的细节。
小丫告诉我们,“其实《误杀》很成功,首先是要让观众看懂,再让观众意识到自己没看懂。对于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简单的破案过程。但是最终在KOL的解读下,大家会发现原来这个故事并不简单,依旧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可能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
上一篇:第一台个人电脑诞生背后的离奇故事
下一篇:盘点NBA兄弟间的爱恨情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