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故事】宁远琵琶岗古村:明清湘南古文明史的活字典活化石
图文 陈瑜
“琵琶岗,琵琶岗,银子做栏杆”这是流传在宁远和亭镇琵琶岗古村的传说,可见当年这里富甲一方的程度。在湖南与广东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村庄叫琵琶岗,村前溪水长流,村后青山依衬,林茂景幽,青山绿水怀抱着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因其后山一山岗形似琵琶而得名,虽然村子不大,但地理位置却很特殊,商贾脚夫从广东经蓝山古挑盐大道进入湖南的必经之地,湖南的布匹、丝绸、桐油、花生运往广东都通过这里;广东的食盐、海产品转运到湖南各地也要经过这里。
因为这里风景秀美,长途跋涉而又疲惫不堪的商贾脚夫都会选择在这里歇脚,也成就了这里商铺林立,二道贩子也会选择这里进货、分销,也可臆想这里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车鸣马叫声交织的热闹繁华景象。
琵琶岗主要住着两姓家族,一是刘姓,一是萧姓,据传说刘姓源于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第十二子舂陵节侯刘买的后人,刘买去世后,其孙子舂陵孝侯刘仁以不适应南方气候为由,奏请北迁南阳后,留下了因仰慕九疑风水宝地不愿北归的刘琦迁至琵琶岗繁衍生息;另一支姓萧,传说是汉朝相国萧何的后人,他们是在王莽篡权后为躲灭族之灾,逃至这里为追寻刘家皇室后人而来,他们本是想助刘琦灭了新莽,光复汉室,然而刘琦只想寄情山水,过闲云野鹤的普通百姓的日子,不愿再起刀兵涂炭百姓,其中有一些萧姓人就转投南阳而去,助刘秀灭新莽、逐群雄,建立了东汉王朝,留下萧陡等数人继续在这里跟随刘琦务农课桑,繁衍生息。这因年代久远,未曾有详尽记录,也无可考证。
转眼间一千多年过去了,到了清代中期,琵琶岗更显得繁华,居住在这里的人可谓富甲一方,湖南各地盐商都云集这里,朝廷为控制食盐走私,在这里特别设立了盐运漕衙,并派出衙役驻守琵琶岗这一交通要道。
现在保存下来的,都是明末清初的建筑,依山而筑,高大整齐的石城墙,和宽大平整光滑的石板路,清式青砖、小青瓦、马头山墙古建筑,俨然形成了一座来往湖广食盐以及货物的商品集散地,巷道宽阔,道道相连,走进古村,就像走进一个商业重镇,只是人去楼空、往景不再、繁华褪去,总会让人有些落寞感。
村口有一文化气息很浓的祠堂,祠堂上正门两旁侧墙上就刻有同治己巳年的“过客不须凭问讯,读书声里是吾家”以及风月主人的名言“谁似金华杨学士,十联诗在御屏风”,的对联,祠堂石门框上刻有各种吉祥龙凤等图案,祠堂中厅供奉着萧、刘两姓先祖牌位。排位顺序是左边为刘氏先祖神龛,右边为萧氏先祖神龛。萧氏先祖神龛居中写着“河南郡萧氏历代先祖考妣之神位”,右下方供奉着该村萧氏开基始祖起发公的神位牌,左右两边的对联为“颂先祖有丰功伟绩,启后裔能壮志雄心”。刘氏先祖神龛居中写着“彭城郡刘氏历代先祖考妣之神位”,右下方供奉着该村刘氏开基始祖宿仲公的神位牌,萧氏与刘氏合用宗祠,几百年来和谐共处,在全国范围内都实属罕见。不论是“睦族邻”“和乡党”“隆师友”的家规族训,还是“异姓同源”“一门忠义”“以和为贵”的传统村落价值观,都是打破血缘边界的“和文化”,团结乡村力量的“义文化”,是今天中国乡村治理亟须构建的精神信仰。
因为是湖广古盐道商道,巷道明显比湘南其他古村宽,走在石板巷子里,能想象到当年盐商云集,牛马过街,络绎不绝的景象。
在村里的古建筑上,各种雕刻非常精致,不同于别的古村,每个雕刻图案都很有寓意,亭楼台榭,花草虫鱼,人物骑马游街,都激发村民积极向上,崇尚读书深造,读书可以光宗耀祖,可以升官发财,将铜钱都穿在花卉上。
祠堂附近有一个三层的古石塔就做“惜字塔”,据说是历代学子将废纸燃烧的地方,塔底层有一灶口,上书“荣耀”,两旁刻有对联“文章光日月,笔墨化云烟”。顶层有一个凸雕书童乘坐在龙头上的雕像,寓意读书可以登龙庭之意。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zonghexinwen/2020/0904/587.html
上一篇:一则改变我世界观的故事
下一篇:炉石恐惧战马源于癌症玩家!这些游戏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