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张翼讲好中国故事,创作者目前需要更多的突破

来源:商业故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论坛现场张翼发表演讲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创作:尊重基本规律 “中国编剧本身就应该是中国本土和类型故事技巧的结合。中国主流商业大片也应该是当代中国的主流精神价值和类型电

论坛现场张翼发表演讲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创作:尊重基本规律

“中国编剧本身就应该是中国本土和类型故事技巧的结合。中国主流商业大片也应该是当代中国的主流精神价值和类型电影的结合。”张翼谈到自身创作的女排故事为原型的电影《夺冠》说,观众在影院离座时最核心的感受应该是“燃”,所有的体育片都要在最终给观众一个最核心的感受,在情感需求上先满足观众才能再谈下一步的深度的主题挖掘与其他类型叙事的融合。

核心:实现“本土化”

在张翼看来,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更实际的态度是面向世界。“面向世界你不用走开,不用离开,脚还是踩在本土上,根是扎在中国的泥土里,而姿态是面向世界,保持开放。”他说,本土化的叙事焦点一定要落在普通人的身上,荧幕上的普通人应该是有魅力的普通人,他们的性格经由选择而形成,他们的内心通过跨越障碍而成长,他们就是我们。

“观众是通过代入普通人的体验去体验故事的,他们会看见自己,会获得身份认同,会在笑与泪的情感中收获思考和启示,最终获得价值认同,这是电影创作的秘诀所在。”张翼表示,中国的主流商业大片除了让观众获得强技术的视觉体验和情节观赏,更有挑战性及价值的创作目标是要让观众获得身份、价值和情感上的认同。

需求:突破与创新

“突破主要是指敢于去挑战新的类型——“强类型”,比如说《流浪地球》的硬科幻类型,《哪吒》的奇幻的动漫类型,《八佰》的战争大片,《夺冠》是体育加家国叙事,这些都是以往中国电影不太敢涉足的。”张翼表示,此前因为技术以及成本上的限制,“强类型”并未得到发展,但目前电影行业已经具备发展“强类型”的基础。他直言“强类型”创作很难,但难才是价值的体现,一旦做成,其辐射影响力可以破圈,三年不卖货,卖货就不止吃三年。

“创新是指创作要摒弃陈词滥调,拒绝套路,不要写大家都在用的桥段和情节,不按惯性僵化地去写人物,要在尊重类型规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拍观众没有见过的新鲜的东西。”张翼说,价值和情感不可能创新,其本身就是传统,创新不是摒弃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石上探索出新。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zonghexinwen/2020/0901/579.html

上一篇:商业思维才是高手的底层逻辑 --几个身边的小故
下一篇:经典重映仍不过时,《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盗

商业故事投稿 | 商业故事编辑部| 商业故事版面费 | 商业故事论文发表 | 商业故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商业故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