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区的改造,不是简单的建筑更迭、道路拓宽。或可这样说,每一次的大规模改造,基本都是一次生死之间的考验。如何在改造建筑的同时,使得城市特有的历史积淀和那些独特的气息感觉一并传承,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近年一些城市在开发商业街的过程中,没有过多考虑商业街的老字号和文化符号,反之因改造客观上毁灭了这些文化记忆,甚至导致商业街的衰落,令人反思。
在中国,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特色鲜明的老街,北京有王府井,上海有南京路,如果在西安择一条这样的街道,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说出“东大街”这个名字。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名店老店云集、商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游人常年如织——全长2500米的东大街成为西安乃至西北地区最繁华的商业街,日均客流量70万人,节假日可达120万人,有“西北第一金街”之称。
昨日繁华,记忆犹存
东大街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与记忆,东大街的历史和变迁对于西安老百姓来说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意义。
对于老西安来说,2角5分钱一碗的牛羊肉泡馍、5分钱一根的钟楼冰棍、2角钱的一张澡票、大华饭店的包子、钟楼书店的书香、白云章的饺子、五一剧团的秦腔,都是曾经无比美妙的“西安味道”……进东大街要有通行证,买新中华的元宵要排队,去西北眼镜行配眼镜要找熟人,到钟楼新华书店买小人书趣味无穷,逛骡马市服装城买新潮时装……东大街,蕴藏了西安人心中不变的情怀。东大街的商脉流淌在几代西安人的血脉里,日积月累的商业沉淀,汇集了雄浑的财气,在这块地脉上,财富与商机是永恒的主题,繁华与人流是不变的曲调。
一条路浓缩了一个城市,对于大多数生活在西安的人们来说,东大街不仅仅是一条热闹非凡的商业街、一条每个星期如果不去走走就总觉得若有所失的道路,在古城人的眼中,东大街早已是西安的标志,它是西安历史变迁、风雨沧桑的见证人。然而,时代在发展,如今说起东大街,人们不禁摇摇头……
时代变革,从未停止脚步
大浪淘沙,江水东逝。随着西安现代化建设以及旧城改造和新城区的不断扩展,东大街作为西安的一个门面,原有破旧落后的店铺和住宅区、落后的交通格局,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已经极不相称,商居混杂区的很多建筑已不堪重负、风尘难掩,有碍于城市景观和投资环境。当一座座新商城、新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古城大地的时候,东大街的容貌与这个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已经格格不入了。东大街为何没落了?
1、经济与行业环境
中国经济放缓,从房市到股市都出现萧条迹象。商业蓬勃发展受挫,商家都在盈利与亏损徘徊,各品牌大都在东大街直营了,还出现普遍性亏损。入西北就要进西安,进西安就一定要在东大街开店的时代过去了。未来,东大街的专卖店可能消失,取代大型专卖店的是商场百货,专卖店从店面转向店中店。
2、商业与消费习惯的改变
社区店铺、综合购物广场、网购以及商业连锁模式,令消费者随意就可以买到生活品。当家门口的品牌产品和东大街的品质价格一致的时候,去东大街购物的必要性就不大了,这是商业未来的必然趋势,且已经开始。小寨赛格购物中心运营成功,不仅是地理位置优越,也是定位与设施,经营理念与管理的成功,属于西安本地新兴商场的代表。
3、商圈分流
在八九十年代,逛街几乎就等于是去东大街,这里商铺多,商品齐。然而现在,除了东大街以外,南郊的小寨、高新区、西郊的土门、三桥、北郊的未央路、东郊的长乐路都形成了较大商圈,甚至鱼化寨、龙首村这样老西安人眼里的农村,如今都形成了区域商圈,肯德基、星巴克、五星级酒店已经开设到村里了。
4、高额的租金
东大街的房租,特别是位置较好的大房子,多层门面,大多数产权属于国有,如西安饮食集团。然而,当商业利益开始吞噬国有资产,就出现了一个个中华老字号退出东大街。然后由商人运作商铺,这些人几经倒手,追求利益,导致东大街房租令人咂舌,出现过1500万年租金的房子。这些商人大多以个人为主,追求的只有利益。致使东大街看似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实则背后是利益乃至国有资产流失,甚至是腐败。
浴火未重生
2008年西安市政府、碑林区委、区政府斥资30亿元对东大街进行大规模综合改造,作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中,最后一条未曾大规模改造的轴线大街,西安人将期待与惶恐的复杂情绪紧密地杂糅到了一起。期待,是因为希望通过改造提升,能够让东大街换了新颜,不但更养眼,也更生活更繁华;惶恐,是害怕改造之后有街无市、有楼无商,繁华不再。如今,多年过去了,东大街超过一半区域还是工地,等待崛起的是一个个商业综合体。现在看来,东大街的繁华只有在记忆中追寻,就如这座古城,每每谈起,总是“梦回大唐”。
文章来源:《商业故事》 网址: http://www.sygszzs.cn/qikandaodu/2021/0225/924.html
上一篇:明星对赌的江湖传说
下一篇:未来的组织特种部队与篮球队